为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和优势,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,青岛市总工会精准摸排企业和职工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,专题研究、深度整合、逐项匹配工会资源,制定了“助力经济发展十项措施”,出实招、硬招帮企业和职工纾困解难,助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,以实际行动落实“作风能力提升年”活动部署。
实施小微企业工会会费支持政策。对符合财政部、税务总局2021年第11号公告的小微企业,2022年实施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支持政策。
调整工会建会筹备金收缴政策。对上级工会组织未批复筹建工会的单位,停止收取建会筹备金;对已批复筹建工会并收取建会筹备金的单位,上级工会在两个月内将经费返还基层工会。
支持服务业发展,拓宽行业发展渠道。针对住宿餐饮、文体娱乐、旅游等受疫情影响冲击大的行业,发挥平台作用,推动服务职工项目与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单位积极对接,拓宽企业发展空间。鼓励基层工会将职工文体活动等交由青岛文旅企业承接;积极为本单位职工办理市域内A级景区通卡或收费公园年票(卡);积极按规定自主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;加强与文旅部门合作,将符合条件的旅游酒店、乡村产业集聚区、红色旅游景区等纳入职工疗休养服务基地(中心)。
组织开展劳动竞赛,搭建百万职工建功立业平台。聚焦服务重大国家战略,围绕实体经济发展、招商引资、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等重点任务,力争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3000场次,不断向新业态、新组织拓展,广泛搭建平台,在经济健康发展中展示百万职工主力军力量。
推进创业带动就业,提供就业岗位8万个。青岛市总工会将大力培树工友创业园、工友创业带头人,力促工友创业联盟企业达1千余家,举办创新创业大赛,推动创业项目转化,力争至少带动提供就业岗位8万个。同时,推行“青岛工创贷”,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提供单户10万元至300万元免担保费政策性担保贷款,真金白银支持创业。
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活动,培树3000名工匠人才。青岛市总工会将通过典型孵化工程、完善培育体系等,广泛开展“一匠五创”等职工创新创效活动,培育选树青岛(大)工匠、职工创新能手(成果)、创新班组(工作室)、全员创新企业,带动各级培树3000名工匠人才,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。
实施“求学圆梦行动”,帮助2800人提升学历。青岛市总工会列支280万元专项经费,帮助包括农民工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易受经济波动影响的一线职工不脱产、不离岗实现学历继续教育,同时积极争取省总工会补助资金,推动区(市)总工会配套补助,大力加强职工人才队伍建设。
开展每周一期惠工助企促进消费活动,增强企业流通活力。利用实名会员达160万的“齐鲁工惠·青岛行”APP打造惠工助企线上平台,将本市名优产品、东西部协作相关产品等纳入惠工商城,提升商户和职工产销对接力度,加快流通,促进消费,增强企业活力。
开展800场次“劳动用工法治体检”,从源头上维护企业和谐稳定。着力开展重点企业“劳动用工法治体检”,组织执业律师等劳动关系领域专家进企业,免费提供劳动领域法律咨询、化解纠纷、调处争议、防范和预警法律风险,帮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
开展百万人次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,筑牢企业安全屏障。着力开展“查身边隐患、保职工安全、促企业发展”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,组织“安康杯”安全生产知识竞赛,推广“一法三卡”工作法,力争组织百万人次参与,帮企业健全安全生产群防群治体系。